开平赤坎古镇
景点地址:开平市中部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 开放时间:
基本情况
市 场 价: 元
预 订 价: 元
简短说明: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潭江横贯全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闲游浪荡,在老街上体验似乎尚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古镇上也有碉楼,而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已被省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威尼斯水城:赤坎
景点实拍
景点介绍
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潭江横贯全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闲游浪荡,在老街上体验似乎尚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古镇上也有碉楼,而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已被省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威尼斯水城:赤坎
关氏、司徒氏两大家族在赤坎一带经过几百年的农耕,改变了当地水草芦苇茂盛、滩涂荒凉、渺无人烟的状况,商贸流通到明末清初频繁起来,今赤坎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日益为他们所重视。
最早进入赤坎镇设墟的是司徒氏家族,他们大致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在今天赤坎镇东端潭江边建立了一些临时的摊位互通有无。关氏家族利用潭江开展商贸活动的时间并不比司徒氏家族晚,但是他们最初没有选择赤坎镇,交易的地点是在驼驸东南的横头岭附近,逢二、七日开市。大约在康熙十二年 (1673) 左右,关氏家族也将他们开设的墟集迁移到了赤坎镇的西端。
康熙十二年的《开平县志》 ( 不分卷 ) “舆图志”记载:“赤墈墟,趁三、八日。”可见,赤坎最初叫“赤墈”,因当地多红土而得名。此时,已经有了稳定的交易日期,逢三、八日开市,关族也放弃了原来逢二、七日开市的习惯,适应了赤坎的要求。我们今天很难弄清楚这开墟的日期是司徒氏开集就确定下来关族适应的呢, 还是后来两族约定的?不过“首创权”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在清朝早期,赤坎墟已经是一个稳定的乡村贸易集市了。进入墟集交易的多是周边乡村的民众,交易的物质也基本上是农副产品。设固定摊档的少,流动的小贩营生多;闲日购销少,墟日比较旺盛;朝开市,夕收档。
如果从司徒氏家族设墟集算起,赤坎古镇距今已经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了。
想当初司徒和关氏两大家族在清朝初年不约而同地选择赤坎开设墟集,一定是从地理位置的因素考虑较多。司徒氏集中居住的堤南北两面被潭江包围,是一个江中的洲 滩,不论他们在南边还是北边建立墟集,与外界的联系都不太方便,远来的货物或商人想以此中转他处,就必须两次渡过潭江才能实现,这对一个以小本交易为主的墟集来说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成本也高。在这一带开设墟集既要利用潭江之便又不能增加交易成本,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民国《开平县志 ( 卷十二 ). 建置志》对此做了清楚的记载:“旧有二、七市,在驼驸东南之横头岭附近,其货物由牛淹水涉头起落,因直步头距市远,转运不便,乃迁建今市。”
关族墟集的位置移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赤坎设墟的基本规律赤坎镇正好位于潭江与一条河涌交汇之处 , 宽阔的河涌行船方便,又可以避开潭江的风浪,而这段潭江江面河道顺畅,水流涨落平稳,水质清澈,江中没有沙洲,便于交通和运输。后来赤坎镇沿这条河涌北岸而建不是没有道理的。何况在康熙年间以前,赤坎镇所在之地已经开辟为沟通潭江南北的渡口。所以,在康熙十二年 (1673) 赤坎设墟的同时,清政府在此设置驿所,加强对交通的管理,提高了服务层次。
赤坎古镇当时能够成墟还有一个地貌方面的优势。赤坎周边一带基本上是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潭江及其支流每年都会造成这一带的洪涝之灾。据开平市华侨博物馆、祖籍赤坎镇北鹰村的关旭辉馆员介绍,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大的洪水袭来,村内房屋还会普遍受淹,人们只有逃往碉楼躲避,他自己就有过进碉楼避洪水的经历。赤坎镇所在的地方则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条状台地,有利于防御洪涝之灾,适合作为定期交易的墟集选址。总不能让人们在汛期逢三逢八日站在水中交易吧。
赤坎是以商贸立镇,形成了商业文化,经商的气息浓厚,家族的影响和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随处可见。
牛墟的变迁
赤坎古镇从清朝就出现的卖牛场,到民国时期发展成为广东省内几个重要的耕牛交易市场之一。每逢墟日,县内各地和台山县白沙镇、三八镇以至新会、恩平、新兴、阳江、阳春、中山等县的牛贩和农民都会聚集到赤坎进行耕牛交易买卖,进场出卖的耕牛多达两三百头,镇上的大小旅馆常常挤满了说各种方言的牛贩。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赤坎还是广东重要的耕牛交易市场,保持着每墟成交百多头耕牛的记录。随着赤坎市政建设的扩展,牛市也由道光年间在上、下两埠之间的场地转移到下埠中华东路北面的街巷,今天这条街巷还叫“牛墟”,“文革”期间一度改名“ 红卫路”。不过今天这条街巷已经不卖耕牛了,又转到了堤东路司徒通俗图书馆对面,规模远远小于当年。 下埠还是远近闻名的生猪交易场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司徒亮的 " 恒益”猪栏和司徒声祥的“泰益”猪栏交易量最大, 都有八名雇工。另外还有“均生”、“厚生”、“和记”猪栏 . 司徒通俗图书馆馆长司徒亮老先生告诉我,当年下埠的猪栏批发生意非常红火,每到墟日前的一天晚上,长堤沿岸排满了各地来的运猪船,等着第二天的交易。猪栏里的猪粪之多也成为一种商品,用船运到恩平、台山销售。
上埠则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和粤西的两阳地区鱼苗的中转站。
鱼苗一方面来自肇庆、南海的九江、顺德和本县的长沙和水口一带,另一方面是本镇以打鱼为生的蛋民在潭江捕捞的,销往本县各地以及台山、新会、恩平、阳江和阳春。春季交易期是从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二十三日,肇庆、九江、顺德的鱼苗船将鱼苗运来,由鱼苗商号收购出售。夏季交易期是农历八月由赤坎的鱼苗商号去肇庆等地采购,运回出售。抗日战争时期,水运中断,鱼苗运输改走肇庆,当时由赤坎到肇庆是经过开平县城所在地苍城,走泗合、矮岭、更楼、金介坑、白土,到肇庆。运销繁忙的季节,每天往来赤坎、肇庆的鱼苗数以百担计。赤坎上埠的关族在堤西街也因此出现了十几家鱼苗商号,生利、胜利、合利、水利等四家交易额最大,它们还专门在镇外修建有池塘放养鱼苗,或有专门的船进行养殖。 1952 年,开平县在此建立了“赤坎鱼苗场”,这是粤西第一个国营的鱼苗场。
该镇的堤西路,更是因为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的骑楼而深得影视界人士青睐,认为这里具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广州、旧香港的韵味,被称之为“电影街”。
赤坎的美是一种宁静的美,是一种劳动的美。同时具有很深的文化韵味。